确保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同比下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低于2019年同期0.5个百分点。
2020年2月12日,由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创客能源联合发起综合能源服务公益大讲堂正式开课,公益大讲堂在特殊时期,将带大家全面的了解综合能源服务中生态的创新模式、特色技术、新产品等在综合能源运营中的探索和应用。公益大讲堂2月12日上线后观众反响强烈,截止2月23日,共有综合能源服务生态产业链上下游各类企业员工、高管、政府领导、科研专家、协会组织等1.8万人次参加,平均每节课程超过3000人次的学习。
我们正式发起号召,期待您的组织、单位从业者积极参与,在特殊时期,我们团结一致,共促行业发展。直播互动研讨2000余条,对接多个生态需求和项目。第三期综合能源服务公益大讲堂最新课程来了,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课程安排吧e公司讯,2月23日,海关总署党委书记、署长倪岳峰主持召开海关总署党委扩大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迅速研究海关系统贯彻落实措施。会议强调,进一步支持扩大进口、促进出口,加快推进食品、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推动市场对等开放,促进国内市场保供稳价,保持国际市场份额
作为原材料生产供应行业,复工复产的目的是满足下游对钢材的需求,我们判断从整体上看,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满足需求没有问题。从行业来看,主要用钢行业中,制造业复工情况好于建筑业,据了解,截至2月20日,建筑行业复工率仍较低,但在不断恢复中,机械行业复工率超过60%,汽车行业复工率超过85%,船舶行业复工率超过70%,轻工行业超过50%左右。此次集中复工项目包括铁路、高速公路、天然气管线工程等11个,总投资约780亿元。
目前已有1200多名在岗人员,项目实现全线复工。集中复工项目有铁路项目4个,分别是京雄城际铁路、京唐铁路、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工程、津兴铁路,总里程约163公里,总投资约388亿元;高速公路项目4个,分别是津石高速、京雄高速、京德高速、荣乌高速新线,总里程约161.8公里,总投资约359.5亿元;此外还有油气管线项目3个,总投资约32.5亿元。为防控疫情,施工人员采取了分批返岗、分区隔离等多种举措。河北省高速公路京德高速临时筹建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京德高速是河北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在廊坊市境内约81公里,途经固安、永清、霸州、文安4个县(市)。
此次集中复工项目投资体量大、涉及范围广,将对促进形成京津冀一体化交通路网、优化能源供应、拉动经济增长起到有效支撑作用。3月1日,河北省廊坊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复工活动,在京雄城际铁路位于固安县的一处制梁场举行。
按照廊坊市疫情防控总体要求,复工项目疫情防控坚持做到四个到位:防疫机制建立到位;返岗人员排查到位,严格筛查进场人员前14天出行轨迹,进行源头管控;坚持每日体温监测、定时消毒;口罩、消毒液、手套、测温枪等各类物资保障到位自春节后各地陆续复工以来,多个省份发布了2020年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比如,浙江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为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落地落实,支撑重大标志性工程实施,浙江未来将重点推进200多个重大项目建设,总投资超2万亿元,2020年计划投资约3000亿元。7省推出25万亿重点项目2月23日,在云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五场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省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处处长郭金华表示,2020年,云南将推出52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5万亿元,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4400多亿元。
当前阶段的投资拉动和以前的投资劳动是有区别的,关键在于如何扩大有效投资。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更加精准地补短板、强弱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阶段发布投资计划的省份不只云南。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发挥好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
事实上,在各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会议上,稳投资作为重要政策工具被凸显出来。不过,任泽平认为,启动新一轮基建,关键在新,要用改革创新的方式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简单重走老路。
2020年,四川省重点项目700个,计划总投资约4.4万亿元,年度预计投资6000亿元以上;重庆市重大项目1136个,总投资2.6万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476亿元;陕西省重点项目600个,总投资3.38万亿元,年度投资5014亿元;河北省重点项目536个,总投资1.88万亿元,年计划投资2402亿元。2月25日,福建省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印发2020年度省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确定2020年度福建省重点项目1567个,总投资3.84万亿元。
专家建议推出新基建当下,以扩大基建规模稳定投资进而拉动经济增长的思路再次受到瞩目。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之前,中国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时,都采取了大规模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来应对。任泽平认为,对冲疫情和经济下行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还是基建,推出新基建,有助于稳增长、稳就业,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提升长期竞争力。2月28日,四川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暨省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要求聚焦三驾马车精准发力,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抢抓政策窗口努力扩大政府投资,带动扩大社会投资。从这7个省份公布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来看,总投资接近25万亿元,2020年度计划完成投资也近3.5万亿元。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发挥好政策性金融作用。
疫情暴露出我们在社会治理、公共卫生设施、应急能力建设、物资储备体系等领域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其中在建项目1257个,总投资2.97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005亿元;预备项目310个,投资0.87万亿元。
不仅如此,推出新一轮大规模基建的呼声也在不断增长。各地启动的这些投资项目并非针对疫情而来的,是在年度计划中就有所安排的。
当然,针对疫情的冲击,各地肯定会在一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更加重视。比如要调整投资领域,在补齐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传统基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教育医疗等新型基建。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以及我们确定的发展方向所需要推动的基础设施可以适当超前建设,从而塑造新经济发展的硬件环境,引领经济增长。易小光也认为,投资是稳增长的抓手,但是投资结构决定了未来的供给结构,是结构能否优化的重要方面。比如,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任泽平最近就建议启动新一轮基建。
而在春节前,四川、重庆、陕西和河北等省份已经发布了本年度重点项目投资计划。2月20日,河南省发布980个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3.3万亿元,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8372亿元,涵盖了产业转型发展、创新驱动、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生态环保、民生和社会事业六大领域。
重庆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特点。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丛亮2月24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因此他认为,扩大投资要着眼于弥补中国经济的短板,最重要的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短板。短板就是下一步投资增长潜力所在,就是发展空间所在。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下,各省份最近密集推出庞大投资计划。云南省发布了基础设施双十重大工程,这项工程总投资约3.6万亿元,主要是聚焦基础设施领域,包括铁路、公路、跨境电网等十大工程。对于启动大规模的投资应对危机,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宏观组副组长王小刚向第一财经表示,这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举措,可以尽快把经济恢复起来,而且疫情反映了我们存在的短板,补短板是比较明确的投资方向。在云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五场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省就发布了基础设施双十重大工程,这项工程总投资约3.6万亿元,主要是聚焦基础设施领域,包括铁路、公路、跨境电网和智能电网、5G网络全覆盖、多式联运物流网十大工程。
另外,全国其他省份公布了重点项目清单,但是没有公布投资总额,还有一些省份具体数据不够详实。从重点项目复工复产的进度推进到各类要素的配给,以及应对疫情的政策措施中,各地都强力稳投资
比如要调整投资领域,在补齐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传统基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教育医疗等新型基建。2月28日,四川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暨省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要求聚焦三驾马车精准发力,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抢抓政策窗口努力扩大政府投资,带动扩大社会投资。
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发挥好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从重点项目复工复产的进度推进到各类要素的配给,以及应对疫情的政策措施中,各地都强力稳投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